囊萤映雪的故事 小柚子电台 | 糖耳朵故事《囊萤映雪》
大礼帽来给大讲故事啦! 小朋友们快来听听 今天又有那些有趣的故事吧! 成语故事 关 键 词 4.24 囊萤映雪.mp3来自小柚子童书00:0017:37 囊萤映雪:比喻人勤学好问。
原出处:晋孙康家贫,冬夜映雪光读书;晋车胤家贫,夏夜练囊盛萤, 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。
绘本故事 点击下面的链接,听故事哦! ? ? ? 《如果我是老师》 大礼帽提问 小朋友们,根据下面的关键词,你知道明天要讲的成语故事是什么吗? 快把你的回答写在我们的留言区吧!(记得注明自己是打卡第几天哦~) 坚持回答问题并转发故事文章到朋友圈的小朋友,就有机会获得一份特别的礼物噢! 打卡规则 小礼品和积分卡获取方式: 1、每月故事文章互动留言超过25次 2、每月转发糖耳朵故事文章至朋友圈超过10次 每月达到以上条件,就可以加xiaoyouzi14,备注“糖耳朵领奖”,就可以领取当月小礼品哦! 如果小宝贝坚持听故事: 半年累计满150积分点卡,还可获得价值150元大礼包! 一年累计满300积分点卡,可以获得价值300元大礼包! 听着故事还能领奖品,是不是更爱我们了呢~~~ 听听糖耳朵 北京地区唯一一档亲子互动广播节目: 一档提倡亲子共听的广播节目, 一档享受亲子互动的睡前时光。
让魔法兔大礼帽成为萌宝们的好朋友吧~ 听更多的绘本故事 玩《声音捉迷藏》的游戏~ ↓↓↓
【囊萤映雪的故事】他为读书囊萤映雪,文人墨客争相结交,独具一格终功成名就
/文 花开无田 /图 网络图片 学习从来不是需要准备的事情,只要你有一颗好学之心,书卷墨香、提笔作文的意境就不会离你而去。
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人生感悟,更是一种孜孜不倦的精神,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
而面对日渐临近的高考你准备好了吗?也愿各位学子们能够,努力学习,不辜负岁月与年华,加油! 高考加油 道家学派的庄子感慨时光易老: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过隙,忽然而已。
文嘉的明日歌里亦充满对韶华易逝的无奈: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,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
学无止境是信仰,失去信仰终究会对自己的理想弃之敝履,古人一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:生而知者为上,知而学者为次,困而学者为下。
东晋太守车胤的一生,证实了学习改变命运的不变真理,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。
车胤剧照 一、家世坎坷,贫苦无依 车胤出生在333年,南北朝对立的紧张时期,彼时八王之乱、五胡乱华已过去十多年,西晋皇室司马睿在王导的劝诫下结交江东世家大族,建立东晋王朝。
车胤的曾祖父车浚曾经担任过三国时期的吴国会稽太守,后因请求吴国君主孙皓开仓放粮救济饥民,被孙皓以“欲树私恩”的罪名剥夺官职。
自此会稽车氏一族家道中落,传到第四代子孙车胤这里时,已经是家徒四壁的境遇,车胤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家庭环境教育下逐渐成长。
然而车胤并没被眼前的困境所打倒,他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读书,一日不读书便寝食难安。
囊萤映雪雕塑 二、好学不倦,闻名乡里 《晋书.车胤传》这样描写车胤的好学:胤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。
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
《晋书》通过囊萤映雪的故事说明车胤的勤奋爱学,由此囊萤映雪成为古代寒门子弟刻苦耐劳的典范。
东汉科学家张衡说过,人生在勤,不索何获。
人生改变在于勤奋,不通过努力怎么可能获得回报?我们当前的生活再苦再累,总比连良好读书环境都没有的车胤要好吧。
太守王胡之擅长看人,有一次他闻名拜访车胤,当他见到车胤后赞叹不已,转身对车胤的父亲说:“此儿当大兴卿门,可使专学。
” 囊萤映雪 三、东晋名士,争相结交 成年后的车胤依旧没有放弃读书的志向,时常在深夜燃灯夜读。
车胤机敏好学的名声传遍民间,荆州主事桓温闻名而来,特派车胤担任荆州主薄,由此车胤顺利踏入东晋官途,开始了以灵秀篇文指点江山的一生。
当时的车胤以寒素博学知名,魏晋时期盛行名士集会,抒发内心壮志或者闲情逸致,而集会的东晋名士都以结交车胤为傲,认为每次的聚会“无车公不乐”。
自古文学界流传着文人相轻的惯例,而东晋名士对车胤高度的评价也彰显出车胤的真才实学。
谢安剧照 四、仕途亨运,大展宏图 ……
【囊萤映雪的故事】“闻鸡起舞”、“囊萤映雪”等励志故事的主人公后来怎么样了?
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听说过“闻鸡起舞”、“囊萤映雪”等励志故事,在这些故事当中,主人公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发奋努力。
其中,“闻鸡起舞”的主人公是祖逖和刘琨,他们每天听到鸡鸣就起床练武,希望能够报效祖国,而“囊萤映雪”的主人公是车胤、孙康,他们虽然贫穷但热爱读书,为了大晚上也能看清书本,他们便利用萤火虫的微光或倒映在雪地的月光照明。
那么,这些励志人物后来过得怎么样呢? 首先,我们来说说祖逖,作为北方望族的子弟,他少年时期有一个侠客的梦想,因此总是四处闯荡,救济贫苦的百姓。
成年之后,他意识到不能继续游手好闲下去,于是开始认真学习,并很快学有所成。
随着西晋朝廷统治的日趋腐败,祖逖敏锐地意识到天下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,于是更加刻苦地练武和学习,希望日后能够立下一番大事业。
西晋末年,末代皇帝晋愍帝请求琅琊王司马睿率军勤王,然而司马睿却拥兵自重,根本无意北伐。
此时,司马睿帐下的祖逖表示强烈反对,他认为应当出兵营救天子,赶走入侵的夷狄,从而一雪国耻。
见祖逖如此坚持,司马睿只给了他一千人的粮饷,便要他自己招募士兵前去救驾。
司马睿的自私自利没有动摇祖逖的一腔热血,他一边北上一边扩充自己的势力。
令人欣慰的是,祖逖的义举得到了沿途百姓的大力支持,他很快就拥有了一支颇具规模的部队,并借此收复了大片黄河以南的失地。
当时,北方最强的国家便是由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后赵,不过,即使是石勒都主动与祖逖修好,可见后者确实十分强大。
可惜的是,尽管祖逖一心报效祖国,但由权臣王敦主导的东晋朝廷却反而十分忌惮辛苦收复了河南的他。
祖逖知道一心维护自己权势的王敦不愿看到有人忠心晋室,于是对北伐事业感到十分忧虑。
太兴四年(321),祖逖积劳成疾,在忧心忡忡中不幸病逝。
他去世后,后赵很快再度攻陷黄河以南的土地,晋朝则白白错失了复兴的绝佳机会。
作为祖逖的好友,刘琨也是一个爱国之人,他在西晋末年凭借才华得到重用,曾经镇守晋阳长达九年,击退了来自汉赵、后赵的多次进攻。
晋愍帝继位后,奉刘琨为大将军、司空、都督三州军事,但刘琨则辞谢了司空之职,只愿担任都督。
建兴四年(316),刘琨作战失利丢失并州,且没能阻止汉赵皇帝刘曜攻破长安,灭亡西晋。
东晋建立后,刘琨被封为侍中、太尉,但正如上文所言,王敦厌恶忠于晋朝的人,于是刘琨也被他下令除掉。
太兴元年(318),四十八岁的刘琨惨遭缢杀,其子侄四人也不幸遇害。
综上所述,祖逖、刘琨原本或许有机会实现自己报效祖国、复兴晋室的愿望,但都因为遭到了来自王敦的阻碍而没能实现,这实在令人感到遗憾。
接下来,我们再看看车胤和孙康,他们二人和上文的祖逖、刘琨一样都是晋朝人,只不过相比……